近期,毒教材再次受到各界的关注,并成为网络上的热议话题。而且,这次还意外牵出了一件与教育有关的事情,竟涉及到日本。
这次,有网友又在新版《新华字典》里面发现了问题。并举例称,其中在对“累”字释义时,居然用“孩子小,成了累赘”作为例句。
并没有考虑到,这样的解释如果让小孩子们看到了,他们会怎么想?
而在用“玩”字组词时则更为离谱和过分,竟赫然写着“玩弄女性”!
如此不尊重女性的词组释字竟然能够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新华字典中,将会给小朋友们传递怎样的思想?
而且,这样的组词,让女性同胞们看了,怎么能够接受!
果不其然,有一位女性网友通过视频公开表示,将起诉《新华字典》,诉状已递交到法院。
另外,细心的网友还发现,新华字典中对“倭”字的解释居然只有简短的一句话——”古代称日本”。却并没有给这个字组词。
众所周知,”倭”字最常用的组词是”倭寇”,这个词组从古至今的释义基本都没有变过,都是指来自日本的海盗或者侵略者。
然而,在新版的新华字典中,却未见这一组词和释义,不知何故,更不知意欲何为。
对于工具书、教材等出现的一系列引起公愤的错误,溯本求源,竟意外牵出了一件大多数人并不知晓的事情,——“中日教材互审”。
查阅相关资料发现,根据《人民教育出版社70周年大事记》的记载,确有此事。
按照记载中的表述,此事起始于1985年中日两国签订的《中日教科书互审协议》。1987年,而且当时是由“日本国际教育情报中心”牵头,邀请我国人教社进行学术交流。当时,我方派武永兴和武吴履平一行 远赴日本,开启两国每年一次的教材互审活动。但对于历史这一科目,双方各持己见,意见并未统一。
对此,有网友感叹,难怪会有毒教材出现,原来还有这么一出。
不过,按照记载中的时间显示,这一互审活动已于2001年停止。
至于后来我们的教材是否还有日本人插手,不得而知。
但是从近些年爆出的毒教材来看,一些插图被蓄意丑化,许多名字也被更换成了汤姆、杰瑞等外国人名。而且,极具教育意义的历史人物和故事也正逐渐被从教材中剔除,尤其是那些永远不该被忘记的战场英雄。
而且,令人不敢相信的是,教材毒素已经从教科书蔓延到了新华字典中。作为教人识字解义最基本的工具书,新华字典广泛应用于男女老少各个人群。其中出现如此严重的不当,甚至是错误,是谁编撰的,是谁审核的,又是怎样通过的,难道不需要严查深究吗。
对于字典中“玩弄女性”的注解有必要详细说说,要知道,色情行业在日本属于一项合法的产业,而且日本也以此项文化产业诸称于世界。而在我国则属于黄赌毒中被严厉打击的一项。
这种状况下,“玩弄女性”堂而皇之的公然出现在新华字典的注解中,编撰的过程中是否有日本人的参与,毕竟这种解释明显带有日式喜好。
除此之外,还有一种毒教材或许也需注意。近日,新华社报道出,在东京出版的日本初中教材中,公然将七七事变的历史篡改,竟污蔑是我方先开枪。对于中国人而言,这不也是一种毒教材吗。
而目前,在我国有完全日化的日本人学校,比如上海的日本人学校就曾多次被自媒体报道。按照报道中的了解介绍,这类学校完全由日本人管理。只是不知道所使用的教材是否经过了我方的审核,如果这些学生学习的也是东京出版的那些毒教材,不是相当于到我们家里指着我们的鼻子侮辱我们吗。真的能允许日本的毒教才出现在中国的土地上吗。
日本一个叫本庶佑的教授曾公开宣称,我们完全有肢解中国内部的实力。他在解释中还强调,因为我们已经全面参与中国的各个领域。
建国初期,毛主席他老人家坚决肃清帝国主义在华文化教育侵略势力,取缔外国教会和外国人在华开办的学校。其深远的意义在于,严禁外国势力插手我国教育,保障我国政治、文化等各方面的主权完整,同时也避免国家的发展受到外部不良的影响和控制。
由此可见,毒教材一事绝非小事,若不严肃认真对待,严查深究,恐留后患。
中国正处于飞速发展的关键阶段,怎能允许毒教材脱后腿。
对于毒教材的究查和处理,你有什么高招吗?
【谢谢朋友们耐心阅读,欢迎关注、评论,发表看法,一起互动交流】
手机上买股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