股市里流传着一句话:会看MACD的人不一定赚钱,但不会看的人大概率亏钱。
老张盯着电脑屏幕上的K线图,手指在键盘上敲出几个数字,月线图上那根红色柱子正在慢慢变长。
图片
月线图上的红色柱子就像火车的汽笛声。
当汽笛声越来越响,说明这趟列车正在加速。
老张记得去年三月份,某只消费股的月线MACD红柱连续三个月增长,当时没在意,结果半年后股价翻了一倍。
图片
现在他学乖了,每个月1号都要把自选股的月线图翻一遍。
周线图是月线的放大版。
上周五收盘后,老张发现某只科技股的周线MACD刚刚金叉,红柱子冒出了头。
他赶紧翻出笔记本,记下这个信号。
图片
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过去半年发现的十几个类似信号,后面都标注着后续走势。
翻看记录,八成这样的信号之后都走出了不错的行情。
日线图上的波动总是让人心惊肉跳。
图片
上周三,老张看中的那只股票突然大跌5%,日线MACD红柱明显缩短。
他赶紧给在证券公司工作的侄子打电话,侄子让他别慌,先看看60分钟图。
果然,60分钟图上股价刚好在60单位均线处止跌,MACD虽然走弱但还在零轴上方。
第二天股价就反弹了。
图片
十五分钟图是老张最近才重视起来的。
以前总觉得这个周期太短,直到上个月亲眼看着同事用十五分钟MACD金叉信号,在一天内做了三笔短线交易,每笔都赚了两个点左右。
现在老张的手机里专门设了个闹钟,每隔一小时提醒自己看看十五分钟图。
五分钟图上的信号来得快去得也快。
图片
老张发现一个规律:当五分钟MACD红柱开始缩短,同时股价跌破十单位均线时,往往意味着十五分钟级别要调整。
这个信号用来做T+0特别管用,但需要时刻盯盘,老张这把年纪实在盯不动,只能偶尔玩玩。
均线之间的关系很奇妙。
图片
日线图上的六十日均线,相当于周线图上的十日均线。
这个发现让老张恍然大悟,难怪有时候日线突破六十日线后,周线图上也跟着出现买点。
他把这个规律画成表格贴在电脑旁边,现在看盘时总要对照着看。
市场里有个说法叫"三周期共振"。当月线、周线、日线的MACD都发出买入信号时,成功率最高。老张统计了过去两年的数据,这样的机会一年也就出现三四次,但每次都能带来百分之三十以上的收益。眼下就有一只股票正在形成这样的形态,老张已经准备好资金。
图片
MACD指标发明人杰拉德·阿佩尔说过,这个指标最大的作用是识别趋势。老张深有体会,去年有只股票日线MACD反复金叉死叉,看着热闹,但月线一直往下走,结果越抄底套得越深。现在他明白了,月线决定方向,其他周期只是找买卖点。
证券公司的大户室里,几个老股民正在争论MACD的参数设置。有人坚持用传统的12、26、9,有人改用5、35、5,还有人自己调整成8、17、9。老张试过各种参数,最后还是用回默认设置。他发现参数不是关键,关键是能不能坚持用同一套标准。
营业部的分析师上周讲课提到,MACD在趋势行情中特别好用,但在震荡市中容易失灵。老张回家就把这个观点记在本子上,旁边画了个大大的问号。他翻出最近三个月震荡市的股票走势,发现确实如此,MACD频繁发出假信号。现在遇到震荡市,老张宁可空仓等着。
市场永远在变,但有些规律经得起时间考验。MACD这个诞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老指标,到现在还被无数人使用,自然有它的道理。老张觉得,用好MACD就像开车要看仪表盘,虽然不能保证不迷路,但至少知道现在车速多少,油还剩多少。
收盘后,老张照例把今天的操作记在本子上。今天按计划在日线MACD金叉时加仓了那只周线刚启动的股票,虽然买入后股价又跌了点,但月线图上的红柱子还在变长,他决定继续拿着。合上笔记本,老张看了眼窗外的夕阳,明天又是新的交易日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手机上买股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